穴位 胸部,乳頭直下,第6肋間隙凹陷處,距前正中線4寸。 用法 針:可 (0.5 ~ 1 吋) 沿肋間隙向外側橫刺,不可直向深刺 灸:可 (10 ~ 15 分) 類別 肝臟募穴。 治症 胸脅脹痛、胸煩、胸脹、肝病、脅脹、脅下積聚、嘔吐,咳逆,目眩而昏,善噫、胸中熱,心痛,奔豚上氣、不得息,瘧疾,傷寒熱入血室,痙,癃,遺溺,霍亂泄注,喑不能言,婦人產後餘疾,食飲不下。 位置 …
Tag: 十二正經
穴位 側腹部第十一肋游離端下方;當上肢合腋屈肘、中指端置耳垂時肘尖所止處。位於腋中線上,下距帶脈穴約1.8寸。 用法 針:可 (0.3 ~ 0.5 吋) 向肋下端直刺,不可深刺;或向前下方斜刺0.5~1.5吋 灸:可 (10 ~ 15 分) 類別 脾臟募穴;臟會章門。 治症 腹脹、腸鳴、腹瀉,脅痛、痞塊、黃疸、嘔吐、身黃羸瘦、煩熱中不嗜食、喘息,心痛而嘔,四肢懈惰、胸脅支滿、食不化、寒中洞泄,腰背冷痛,肥轉小便不得,小兒癖氣灸不消。 …
穴位 腹股溝部,恥骨結節外側,氣衝外下方,股動脈搏動處,距前正中線二寸五分。當氣衝與衝門之間,當氣衝外下0.5寸的腹股溝凹陷處。 用法 針:可 (0.3 ~ 0.5 吋) 避開動脈直刺 灸:可 (5 ~ 10 分) 治症 少腹痛、疝氣、陰挺、陰莖痛,腿股痛。 …
穴位 大腿內側根部,氣衝直下二寸,當恥骨結節下方,長收肌外緣凹陷處。或于足五里直上一寸處定穴。 用法 針:可 (1 ~ 2 吋) 灸:可 (5 ~ 10 分) 治症 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外陰瘙痒,腿股痛、下肢痿痹。 …
穴位 大腿內側根部,恥骨結節下方,當氣衝直下3寸,長收肌外緣凹陷處。 用法 針:可 (1 ~ 2 吋) 灸:可 (5 ~ 10 分) 治症 腹中滿,腸風,少腹痛,小便不利,陰囊濕痒,股內側痛,嗜臥,風勞,四肢不得舉。 …
穴位 大腿內側,股骨內上髁上四寸,當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凹陷處。 用法 針:可 (1 ~ 2 吋) 灸:可 (5 ~ 10 分) 治症 月經不調,腰痛、腹痛、遺尿、小便不利、腰尻痛引少腹痛。 …
穴位 膝內側部,屈膝內側橫紋端,當股骨內上髁後緣,半腱肌、半膜肌止端前緣凹陷處。 用法 針:可 (1 ~ 1.5 吋) 取屈膝位向膕窩方向直刺,如覺針下有搏動感時,應停止刺入,以免損傷動脈 灸:可 (5 ~ 10 分) 類別 合(水)穴。 治症 小腹痛,泄瀉,遺精、陽痿、陰痛、陰挺、陰痒,小便不利,癃閉、頹疝、女子疝瘕,目眩痛,不嗜食,陰股痛,膝脛痛,身熱汗不出,狂病。 …
穴位 小腿內側,脛骨內側髁後下方,腓腸肌內側頭上部,當陰陵泉後一寸凹陷處。 用法 針:可 (1 ~ 1.5 吋) 灸:可 (5 ~ 10 分) 治症 膝痛不可屈伸、寒濕走注、下肢痿痹、歷節風痛,咽喉痛。 …
穴位 小腿內側面,內踝尖直上七寸,脛骨內側面中。當蠡溝直上二寸。 用法 針:可 (0.5 ~ 1 吋) 向上方或下方沿皮刺,或沿脛骨後緣直刺 灸:可 (3 ~ 5 分) 類別 郄穴。 治症 心腹滿、腹痛、腹瀉、疝氣、陰痛、崩漏、產後惡露不絕,脛寒痹痛、不能行立、足下熱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