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』—— 這是出自於黃帝內經之素問篇上古天真論的一段節錄。第一次讀到這段中國古人所遺留下來的經典詞句時,心中十分震憾,原來人的自然壽命是破百的,而且可以快樂健康的終老。所有人體結構運行的奧秘,老祖宗們早已參悟並寫在這本曠世巨著裡,難怪此經被世人尊為中國第一經典。
在研讀黃帝內經的過程中,對於上古之人,能將養生及維護身體健康的方法,如此細膩的說明描述,實在令人難以置信,猶如是用透視眼將身體內之臟腑、血脈、經絡運行方式盡覽無遺,所以稱黃帝內經為人體之百年使用手冊應該也不算狂言。從通篇的內經本文我們可以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實,上古之人重視養生的生活作息,防病於未然,除了針灸之法,並未提及用「藥」。由此推論,針灸之法應足以提供延年益壽的健康需求;但這同時也反應出後代子孫,隨著時代及科技的演進,面對遠離自然生活環境的現實,為了應付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步調,就只能依靠用「藥」的速效來代替自然養生學。
了悟這層經文的深意,讓我興起深入探究針灸療法的心念,在自主學習倪老師在網路上的遺愛「人紀」課程後,本人對灸法十分著迷,並深信這是最符合自己和家人的養生方式 —— 《黃帝內經※靈樞》曰:「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;上氣不足,推而揚之,下氣不足,積而從之,陰陽皆虛,火自當之。」
在進行灸療的過程中,為了治症的選穴及配穴查閱了大量的網上文件,但資訊太多反而是種負擔。同時對於一位年過五十的閣主,要記住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的常用穴名穴位及其用法也非易事,既然隨緣而行,那「艾灸筆記」也就隨緣而生了 ~